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傈僳族的族称族源

傈僳族的族称族源

“傈僳”二字是傈僳语的音译。

姚安等府傈僳蛮

在公元1—3世纪期间,今天四川的南部,古时候被称为越嶲、犍内、台登、邛都、定筰的广大地区,都是彝族居住的地区。
明朝以后,有关傈僳族的记载就比较多了,《景泰云南图志书》卷四载:“有栗粟者,亦倮倮之虽种也。这种命名来源于古氐羌族居于这几条江沿岸。
傈僳族自称“傈僳”,“傈”是这个民族的族名,含有“高贵”之意,“僳”一般是指人或族汉文中籍记载的栗粟、栗漱、傈呰、傈蛮、呰蛮都是傈僳族。
据傈僳族老人说,世世代代口传,他们先祖居在澜沧江以东的“诺易比”两岸,“易比”指金沙江水,泸水的“泸”实为“诺”字,不过是汉字记傈、彝语的异字而已。”《南诏野史》提到:“力呰即栗粟。

从地理分布和神话传说、风习分析,傈僳族与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纳西族等同属一个族源,是羌人的后裔,古代乌蛮的一支,汉文典籍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前八世纪樊绰所著《蛮书》:“栗粟二姓”。
“傈僳”族名的来历,据傈僳族老人解释,“傈”是“四”的意思,“僳”是“人”的意思,“傈僳”即“老四”。

当时,雅砻江称诺矣江,金沙江称泸水澜沧江称兰津,怒江称诺工,都是“黑水”的意思。
传说古时候有七兄弟,老大是汉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傈僳族是老四……。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