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东乡族宗教

东乡族宗教

约在明末清初,穆豪引吉尼来到东乡地区,曾落居在北岭乡大湾头地方。阿俩塔落居在高山乡布隆谷。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东乡族信奉老教(门宦)的人数最多。后来人们尊称他们为40个“舍亥古杜布”(即智者、哲人、贤人)。据说,哈木则精通阿拉伯文,持两种文字的经卷,足迹遍及东乡各地。各大派系又分出若干小支系。西北地区习惯上把伊斯兰教的这种老教派派系称作“门宦”,“门宦”属于伊斯兰教中的神秘派,在国外称为“苏菲”(阿拉伯语),在我国新疆称为“依裨”(波斯语),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亦称为“门宦”。

在东乡族中,伊斯兰教通常分为三大派系,即老教、新教、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


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40名传教士到达东乡地区。
共有九个门宦。其余的一些传教士,在去河州路上的一个村庄里相聚后又分散到其他各地。此后,第二批传教士来到东乡地区,由阿俩塔率领,共8人,后人尊称八大“赛义德”(阿拉伯文音译,意为“主人”、“先生”、“首领”)。即胡门、白庄、华寺、大拱北、张门、穆尖提、沙沟、海门、风门等。老教分为四大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库不稳也,嘎底林也。这些传教士的到来和礼拜寺的相继建立,为伊斯兰教在东乡地区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新教(又称伊赫瓦尼)信徒分布也较广。哈木则选择了一个林密草茂的山梁定居,今称“哈木则岭”,并用本山的木材,在那里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称大礼拜寺。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
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是解放初期产生的,信徒较少。这40名“舍亥古杜布”和8名“赛义德”除远走他乡传教外,有14人落居东乡,至今坟墓尚在,并留有后裔。自清中叶以来,东乡地区也是西北伊斯兰教内部产生教派与门宦的主要地方之一。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