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完“都那则”之后便将“赎罪金”散发给参加殡礼的人们。妇女和非穆斯林不能送亡人到坟地。这是回族穆斯林对死亡的看法。女亡人同样是三件外,还须有一块裹胸布,长三尺许,宽二寸许。站“者那则”可在清真寺内、也可在洁净的场地进行。“开凡”用白棉布制成,男亡人穿三件。亡人亲属、朋友均为亡人行站礼,以祈求真主宽宥。归真后亲属要当即抹死者双眼,托下巴合其嘴,理顺其手脚,并将其头扶向右侧,然后将遗体身上的衣服脱去,用白布单遮其全身,然后作大净。根据伊斯兰教教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真主降示的,人也不例外。人降生后要按照真主颁示的经典处世做人,努力行善做好事。伊斯兰教教义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规律,并不令人畏惧。
回族的丧葬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此时,阿訇念“色纳”、赞圣,并为亡人和族众作“都哇”(祈祷),阿訇在念经时轮番传递“赎罪金”。当人到老来,死期临近,唯祈求真主使其善终,再回到真主那里去,即“归真”。然后为亡人穿“开凡”(尸衣)。男亡人头戴平顶小圆帽,女亡人戴盖头。男亡人由男人洗,女亡人由女人洗。
洗尸后,阿訇给死亡人站“者那则”(即举行殡礼)。
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要念“清真言”,阿訇则为其诵读《古兰经》向真主祈祷,代临终者求真主恕其罪过。然后将“埋体”移入清真寺公有的“塔布”(专为运“埋体”而制作的长方形木匣子,回民称为“经匣”)内,由四人或八人轮番抬至茔地。
回族的丧葬风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