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客家处处有“伯公”

客家处处有“伯公”

所谓“社官”原是梅州城郊的一方土地神,“泮坑公王”跟“三山国王”同是粤东地区的三处山神土地的封号。

所有的“伯公”都没有高大的寺庙和神像,一般只有一个矮小的土神龛,立一块石碑或木牌,有的只贴一张红纸或设置一块石头,代表伯公神位。
有的地方还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作福”祭典,在春季的“作福”祭典中,人们向“伯公”祈福、许愿,到了秋季则要向“伯公”完福、还愿。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伯公生日”。

广东客家地区普遍流行敬祀“伯公”之俗。
据传,在唐代,唐太宗征太原,攻城不下,这三位山神显圣,立了战功,被敕封为“清比盛德报国王”、“助歧明肃宁国王”、“惠威宏应丰国王”。这三处伯公终年烟火不断、香客如云,海外归侨更是虔诚之至。对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公则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
“伯公”神位处处皆有: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室外田野则有塘头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虔诚的人家要给各处伯公上香、敬茶,办三胜、果品敬祀“公王”、“社官”。

目前,在省内有三处最富盛名的伯公神位:一处是梅州城区较场背的“社官”,另两处是梅县城郊的“泮坑公王”和揭西县的“三山国王”。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