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也得四、五天才能完成。后来,他利用马尾,编了一顶帽子,既轻,又光滑,能防湿,又耐用,适合上山打猎。
当你看到瑶族成年男子头上戴的那顶棕黑色的马尾帽,一定会被那玲珑剔透、小巧精致的工艺所折服。因此,男子必须千方百计地学会编织“马尾帽”,实在不会编的,也要请人编一顶来戴。它是瑶家男子聪明、勤劳、智慧的象征。编一顶“马尾帽”,一般需要七、八天时间。
据说,从前有个瑶族猎手,头上缠一块长布包头,每天钻山攀岩追赶猎物,常被树枝藤刺缠住,耽误追击时间,放跑了不少野物。于是,人们都喜欢这种“马尾帽”,相继戴了起来。成年的男子不戴“马尾帽”,姑娘瞧不起,众人看不惯。
你或许以为那是心灵手巧的姑娘所制的,其实,它是那些剽悍粗犷的小伙子或成年男子编制的。到了雨天,包头吸透水更成了沉重的包袱。
编制“马尾帽”,先用木头做一个头大的模型,打磨光滑,在中间凿个洞,减轻重量。编织时,编者坐在凳子上,模型放在两个膝头上,左手扶着模型,右手拿着穿着马尾的针,精心地一针一线地编织。虽很费工时,但也可说是一劳永逸,因为一顶“马尾帽”至少也可戴五、六年!
瑶家男子最喜爱“马尾帽”。
瑶族马尾帽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