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随着土族与汉族、藏族关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土族人的名字又深受藏族、汉族文化的影响。土族的姓,或来自居住地名,或来自土族语的汉语意译,或来自皇帝赐姓,或来自其他民族的姓。随着土族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姓氏不断嬗变和增多,由原来的复姓变成了单姓。土族人起名时男女有别,男有男名,女有女名,命名的方法是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个或两个区别男女名字的字。
土族人的名字,在元未明初,除极少数由皇帝赐以汉姓,汉名者外,普遍地使用本民族语命名的名字。到了元明时期,上层贵族授封改姓,并普及于平民百姓,土族姓氏明显增多。如“索胡”称“胡”,“朵娃”称“董”,“拉西”称“牛”等等。如男性人名,名字后加一“保”字,女性人名加一“姐”、“索”等字。
并形成土族自己的“百家姓”。
土族先民吐谷浑很早已有姓氏,如慕容氏等,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汉姓。
土族的姓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