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

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大门入口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大门上作各种拱形案图并常有门楣。
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

彝族土掌房是一种彝族民房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房顶又是晒场。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从建筑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连续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屋内的梁枋、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和连续图案浮雕;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板上刻有对称均匀的连续四方雷纹及圆形花饰、动植物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建造艺术。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