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囍”字的由来

“囍”字的由来



第二天考试,王安石在众多考生中率先交卷,随即来到主考官处面试。

现在人们办喜事,都爱在门窗上贴个大红的“囍”字,来渲染吉祥的气氛。


婚宴间,双喜临门的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在红纸上挥毫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贴在门上,并朗声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老管家恰巧正在门口,他认出了王安石,便带他去谒见马员外。传说这一习俗还与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有关呢。王安石看后,笑道:“这下联好对。”这话恰巧被马家的老管家听到,立即进去禀告马员外,但等马员外闻讯兴冲冲地赶出来时,王安石已经离开了。

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在此歇息。
”王安石和马员外父女闻后大喜。考官即兴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是马家千金小姐为选婿而出的。王安石便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相对。马员外见对得妙巧工稳,立刻以自己的独生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结婚那天,正当新娘新郎拜天地时,有人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主考官见他对得既快又好,赞叹不已。”王安石忽然想起在马员外家门口见到的上联,当即以之相对。马员外还记得他那日“下联好对”的话,当即取出笔砚,请他对出下联。晚饭后上街,偶见镇中大户马员外家门口挂的走马灯上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的上联,但下联空缺着,显然是有待高人对出。


考试完毕,王安石回家时又经过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就信步走到马员外家门前。
”从此,这个“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