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眼中钉”人们常用其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谓。
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城。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丁谓所为,被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
传说,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谓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眼中钉”的由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