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古往今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黄浦滩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黄浦江。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黄浦江的传说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