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郎溪民俗文化 过生日习俗

郎溪民俗文化 过生日习俗



寿宴结束后,寿星家还要赠给前来贺寿的亲朋以若干“寿桃”(一种以面粉制成的象形食品)。
通常习惯于童年过周岁生,即“抓周”,主要是孩子母亲娘家人操作,因此除了孩子父亲家族人外,更多的还是娘家来的客人,当然家公、家婆、舅舅、舅妈这些主要角色人物,是非到场不可的。十岁孩子正是刚起步读书不久,为他(她)举办生日纪念,其含义是祝愿茁壮成长,学业有成,将来成名成家。在一顿丰盛的热闹气氛的中餐之前,首先拿来簸箕,孩子由母亲双手扶着坐在上面,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什物摆在孩子面前,不加任何诱导,以此来测卜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让其用手抓。早餐过后,由姑娘花钱请来的喇叭(指乐队)便吹吹打打地进屋(没有姑娘的,侄姑娘请,没有侄姑娘的,外甥姑娘请,总之是老人晚辈们中的女性请)贺寿。

一般是过整岁生(男做九,女做十)。
家庭富有的,还要杀猪宰羊。

这个本命年,对红颜色特别讲究,要买红衣服穿,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做寿时,除了本家族的后人,还有更多的是村邻,一家不落,再远的亲戚只要得到信的都要来,如果这位老人福气好,子女多,有三代以上后人,一些亲友一般都在头一天晚上就到,叫暖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都要以各种形式来纪念、庆贺它。
老寿星夫妇坐在正堂条台(旧习称香案桌)前,面前摆一块垫子,所有后人晚辈们都要按大先小后的顺序在老寿星面前跪拜一番。周岁的孩子不懂事,但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长辈们对后代寄予深情厚望。有些地方还在三十六周岁生日时,拜祭“六十甲子神”(有的叫“本命元神”)。女儿要为上人做新衣、新鞋,买寿帐(即被面)、买生日蛋糕。总之,一切都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良好的祝愿。这什物有书、笔、本子、算盘、玩具、吃食等,如果是女孩抓周,还要加摆勺子、铲子、剪子、尺、绣线和刺绣用的花样子等。

中餐是正席,所有前来做寿的亲友都一一就坐,老寿星(夫妇)端坐在首席不时地应酬前来敬酒的晚辈们,高兴地听着良好的祝愿。
第二天早晨,家里人和“老寿星”同吃长寿面(面条),老寿星碗里还要多几个鸡蛋。这天除了娘婆二家来许多人外,一些得知信息的亲朋好友也都纷纷前来贺喜。

青年男子有过“三十六”岁生日的习俗,有言道:“三十六,节疤头”。


老年人“六十岁”过生,通常叫“做(祝)寿”,后人为他操办生日庆典,含义是祝愿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因为是老年人生日,操办起来规模要大些,气氛要浓些,规矩也多些。

少年过十岁生,也是很讲究的,主要人物仍然是孩子妈娘家人。
这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坎”儿,因为人三十六岁又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为了让其顺汤顺水,平平安安,岳父、岳母就要购买礼物、鞭炮前来进行生日贺喜,通常称:“冲(个)喜”。

如果孩子能抓到学习用品,意味着以后爱读书,爱学习,成长有希望;如果孩子首先抓的是吃的东西,就认为以后长大了必定有口福;如果孩子抓到了钞票,意味着长大以后能挣钱发财;如果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后善施理财,必成陶朱事业。
拜寿是主打戏。
出处/作者:王金波 莫本学(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