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含山县巨兴灯会

含山县巨兴灯会

以六房、七房为主的十三户孟,是玩老车龙灯的佼佼者;以下汤为主的五户汤,杂灯和滚龙玩得很有名。新中国成立前,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规格是头尾各长1丈,身每节8尺,全长25米左右,需二三十人举舞。滚龙是扎一条长龙,不分节,长短按玩灯的人数多少而定。

出灯前,巨兴乡各村的灯首先要进东岳庙烧香酬神,而且必须在正月十五进庙,那怕是深夜,也要在天明前赶到。
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13户孟分散在13个自然村,5户汤分散在7个自然村,都跨越几个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座东岳庙,也称东王庙,是巨兴乡唯一颇具规模、香火旺盛的寺庙,有正殿、偏殿。

杂灯有一个特点,就是边行边唱,配以乐器伴奏,载歌载舞,唱的一般都是地方小调。
规模大的还有踩高跷和戏文。

巨兴乡的灯会,是农民自发搞起来的传统文体活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或联村、联姓举办。


灯队集中

巨兴集是一个乡村集镇,巨兴乡的中心点,也是各种灯队集中的场所。
杂灯花费人力、物力较大,非一般小村能够举办。以姓联合的有,如十三户孟、五户汤,同姓人多。杂灯花色较多,按灯的形状、彩绘及扮演者的形态,有神仙(八仙、三星)、精怪(水族虾兵蟹将、蚌精等)、交通工具(车、船、马、轿)及各种花篮。广场很大,能容纳近千人,因此,老百姓说:“东王庙是活地,再多的人也装不满。老车龙有9节,头尾各1节,身7节,故又称九节龙。比较大的灯队扎两条龙,并扎1座龙门,举在龙前,称之为“二龙出水”。
含山县不少地方都有玩灯的传统习俗,其中巨兴灯会之盛,是比较有名的,现简介如下:

灯的种类和灯会组织

巨兴的灯分两大类:龙灯和杂灯。
如白马行政村的东赵村和马桥行政村的关帝庙村,他们都是以村单独举办。灯队进庙酬神,舞弄以后,才能分别到各村出灯,否则不被欢迎。

由于全乡各村的灯(最多有20多班)集中在1夜进庙,争先恐后,意在比试,于是就形成抢进庙门、抢占地场的现象,有时甚至发生纠纷。
龙灯又分老车龙和滚龙两种。正殿颇大,有4根高大的圆柱,除东岳大帝塑像外,还有大小鬼神像。小村人少,物力财力有限,为凑热闹,有的也扎一对狮子灯,雌雄各一,只需4人就可玩。灯队进庙后,先到大殿上香,把龙灯高举在4根大柱间盘舞,名为“金龙盘柱”,然后到广场上舞给赶来的群众看。这两村户多人多,物力较厚,他们的杂灯搞得较出色,其声势超过几个村联合的灯队。
出处/作者:许廷孙(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