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庙音乐曲牌中,有很多是由西藏传入内地,曲牌多为藏语译音。
藏传佛教之喇嘛庙中的音乐叫黄庙音乐,一般包括唱诵、吹腔、仪式音乐。
青、黄两庙所用的谱本是传统的工尺谱;所有转调也是传统的五度转调法。留下来的曲牌共40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禅曲诵经之部、吹腔之部、仪用之部。其中管子为主,笙梅相助。
黄庙乐器主要有:大把鼓、藏铃管子、笙、大木鱼[¡]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详情>,大号、别莉、海螺、铙钹,唢呐、海笛。青庙音乐讲究规矩,黄庙则不太严格。
黄庙音乐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要求不甚严格,更富有民间色彩。旋律华丽,节奏活跃,曲调明朗,且羽、商调式的曲调较多。既有蒙、藏高原的山野之风,又具有幽雅、静谧之佛乐风韵。两庙使用调高不同。)乐队一般由10人组成。使用工尺谱,即现代e调。青庙比黄庙低一个调,即角调,高音相当于现代d调。乐曲有的来自青庙音乐如《秘摩岩》、《上字翠黄花》、《六字真言》等,有的来自古典乐曲如《如意歌》、《四字月儿高》等,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乐曲。
黄庙音乐中的吹腔用于黄庙各种殿堂仪式和各种佛事活动。另外,青庙以汉民族乐曲为主,黄庙则继承了许多西藏古老曲目。
这两种音乐既有颂赞经文的唱诵,又有不加经文的纯器乐曲,无论是唱诵还是吹腔,从曲目看,除民族风很强的佛曲外,为了吸引听众、广传教义,都吸收了不少中国的古典乐曲和民间乐曲。因此,青庙风格以庄重典雅幽静见长,黄庙音乐则刚强洪亮,粗犷有余。
仅在五台山繁衍发展。黄庙使用本调,即管调。但也吸收了汉民族一些古曲和民歌。但青庙音乐与黄庙音乐风格特点不同。(每日早晚迎送太阳时,使用的乐有大号、唢呐、海螺、别莉等。
山西民俗 黄庙音乐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