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如何作揖

如何作揖


这说明,当时男女已各行其礼。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举,特揖是一个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


清代满族男子向人请安时,所行礼叫“打千儿”,即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红楼梦》第八回中买办钱华就向宝玉“打千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满族雇工向东家请安,依然行此礼。
施于平辈,这叫“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则为“丧拜”。”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3000多年历史。


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则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能过烈过高。
很多人认为京剧《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所行之礼即为此礼。

据《周礼》记载,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满族妇女的行礼方式与男子也不相同,是双手扶在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
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只是今天会的人不多,包括电视上那些身着唐装拜年的主持人,一者,男人的手势太随意,有故作风雅之嫌;二者,女人也行作揖礼,不伦不类。

作揖有时也能表示倨傲,比如《汉书》中“郦生不拜,长揖”,表示郦生对刘邦很不服气。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
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根据《周礼·秋官·司仪》的诠释,“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中华礼仪源远流长,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应慎重行事,不能凭空臆造。
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