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张世杰护幼主南逃,入闽后又避元兵追迫,沿小盈岭驿道进入同安,在三魁山一带驻跸。
南末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元军攻陷临安(今杭州),南宋临亡,文天祥于江西抗元,兵败被俘不屈就义。三忠宫村也就以宫而名。
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日,是三忠庙三忠王的神诞,来自四面八方的善士都会汇聚三忠宫村,对720多年前的三位忠臣———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顶礼膜拜。据现存陈贯中所撰碑记载,三忠庙“其地东望出米岩,西绵御踏石,南拱王朝山,隐然旧君警跸,犹在目前”(光绪版《马巷厅志》附录中)。同安民众仰慕忠臣节义,于驻跸处建宫祀之,取名三忠宫,宫里供奉文、陆、张三位忠臣神像,虽然文天祥未到同安,但百姓因其忠义感人,故将三人汇祀,合称三忠王。
三忠庙还是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
”这些地方文献明确载叙三忠庙主祀文、陆、张三位宋室忠臣,是古同安(包括今天的金门、厦门本岛、翔安、集美及龙海市角尾镇)境内“三忠王”香火的祖庙。
位于同安洪塘镇三忠村前三忠宫始建于明代,主祀三忠王。
通判万友正上任伊始,便重修三忠庙并作记:“三忠者何?宋文丞相文天祥、陆丞相秀夫、越国公世杰也,里人筑宫而祀之。出米岩、御踏石、王朝山都是宋幼帝经过同安遗留的“圣迹”。
同安三忠王信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