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潮汕民间接生旧俗

潮汕民间接生旧俗

有些分娩的孕妇,因接生婆用力牵拉等原因导致产程大出血,出现昏迷、虚脱等垂危症状。

在潮阳关埠一带,产妇分娩常见的方式是卧式,即躺在床上进行。


婴儿脱离母体呱呱坠地的那一刹那,会本能地啼哭起来。

随后,接生婆就对婴儿进行“拭口”,清除口内污秽。

接生婆大多有生儿育女的亲身经历,而且懂点粗浅的卫生知识。
在揭阳钱坑,当地人认为,小孩出胎后静默不哭的,必是带有什么关,须祈拜关神爷,请关神爷来管他,使他不会养不大。临产时,家人把准备好的热开水端入产房,拿两条毛巾浸入水中,然后拧成半干状态,一条为产妇擦汗,一条放到产妇的嘴里,若产妇感觉疼痛,就可使劲咬住毛巾,方便她用力。遇到这种情形,接生婆通常会拿一根扁担[¡]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详情>压在产妇的胸口,找两个人分别按住扁担的两端,以防止孩子往上走。产妇分娩过程如果出现胎盘滞留,接生婆则施行扁担来按压产妇的下腹部,企图借以促使胎盘尽快剥离排出体外;也有家人持扁担撞产房的后壁,民间俗信这样就可以催促胎盘产下。若是胎儿的头不能顺利露出而且时间较长,担心胎儿在子宫内窒息,接生婆就会把手伸进阴内把胎儿的头顺好方向,随后用力把胎儿拽出。

接生婆大多数是热心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天气,只要哪家孕妇要生了,去请她接生,她就会立马赶过去。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高,如今潮汕乡村都设有专门的分娩所和医疗机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产妇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旧法接生已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特殊的情况,接生婆经常是毫无办法,只能是听天由命。最怕的事情莫过于孕妇难产了,也就是孩子的脚或屁股先出来,这个时候母子的生命都会有危险。“临床经验”丰富的接生婆,一边柔声细语地安慰着痛苦万状的产妇,一边用“屏气、下努、用劲”帮助她用力。其他人员有的帮忙按住产妇的双手,有的用力掰扯产妇的双腿,接生婆则在一旁观察生产的进展情况,如果胎儿的头部顺利露出,接生婆则用手抓住胎儿的头部将胎儿拽出。
清末,随着西医西药的传入,潮汕地区才逐渐有助产士施行新法为孕妇接生,但潮汕大部分城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仍然依靠接生婆沿袭着旧法接生。
做这一行,经验往往比技术更重要。

婴儿哭喊着呱呱坠地之后,接生婆迅速进行性别鉴定,并马上向房外等待之人通报。
生产时,产妇躺在床上,产房内留有接生婆及产妇的女性亲人。潮汕民间俗信,婴儿哭声连绵、声音宏亮的属长寿相。接生婆通常的做法是倒提婴儿的双腿,随后用力拍打婴儿的屁股,强使婴儿啼哭。就其年龄,以四十开外六十以内为最好。若婴儿降生后无声无息,则表明呼吸不通,应立即抢救。一到孕妇家中,接生婆洗完手就立即走进产房,一边询问一边观察着孕妇的情况,吩咐家人端来一盆热水和剪刀,做好产前准备。过去没有什么检查仪器,对孕妇腹内的情况只能凭经验估摸,有名气的接生婆大多是通过多年的接生锻炼出来的。旧时在一些地方,小孩要是出娘胎就小便或大便,人们认为这是不吉祥的象征,特别以小便为甚,做父母的一般不愿意养这婴儿。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