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丹凤县民俗:路灯会

丹凤县民俗:路灯会

“偷”灯者将灯挂床头,以乞贵子。民国初增“双十灯”。花灯除宫灯(圆、方六棱)外,鸟、兽、鱼、虫、翎毛、花卉、车船、人物、蔬菜、瓜果应有尽有。其灯会之规模,花灯之奇巧,为方圆数百里绝无仅有,素以“全架灯”闻名。

届时不仅有商县、商南、山阳、洛南等邻县民众前来赶会,而且湖北、河南、四川、山西诸省商贾亦不远千里前来,成为省际文化、商品的大交流。


当地习俗,无子者常在落灯之夜“偷”灯,看管灯架者只佯追,有意让其“偷”走。
果得子,使精制上等花灯二盏或多盏送还,以表谢忱。
路灯会是竹林关、土门一带特有的活动(兼具灯展及举灯游行)。
所谓“全架灯”即各社参展花灯是48盏者称为“全架”(有的多达96盏);只有24盏者,谓之“半架”。路灯会由白龙社、青龙社、黑龙社、黄龙社、关王社、三官社、张村社、阎王社轮流承办。
娘娘庙附近“一百单三庙”(实则是一古柏被三庙所围)为中心会场。全架灯白日供游人观赏,夜晚举灯游行,跟随牌灯与锣鼓之后,走在故事队之前,当故事节目表演时,各种灯散立周围,一则扎场子,二则为场地照明,故亦称为“故事灯”。按当地古俗,三月十八娘娘会两天,二十日财神会两天,二十一日关帝会,二十二日药王会,四会相连持续六天,不仅昼夜有戏,而且有路灯会游玩。抗日战争时,增加飞机灯、大炮灯、保全国土灯、炸弹灯、秋海棠叶灯。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