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河南“鬼节”习俗

河南“鬼节”习俗

桐柏县人给先人烧纸要在晚上,同时讲究农历七月十五日午饭前不是烧纸祭祖者不能来家串门。在火光中,一些年青人手持用青麻、布条拧制的鞭子甩打,以见其优,同时,互相挑战点将。

“月半节”

光山一带民间,鬼节之祭讲究“新半月”和“老半月”,七月初二、初三为新半月,七月初六至十四为“老半月”。
河边人家则沿河燃灯,烧纸焚香,超度“天不收、地不留”的孤魂,俗称“放路灯”和“放河灯”。

放路灯

20世纪50年代以前,民间每逢七月十五日,白天家家要祭先祠,上祖坟,燃香烧纸,设供飨祖。
农历七月初,人们便在山坡上用乱石、秸杆、柴草围堆,至七月十五日夜点燃,届时满山火光如山花竞放,故谓“点花山”。新县人则从农历七月初五至十五日都可行祭,讲究赶早不赶晚。新半月专祭新亡故之人,老半月则祭先祖,故又称鬼节为“月半节”。但乡间走亲戚、接闺女或吃新鲜蕃瓜之俗仍可见到。有钱之家还要持斋诵经,请道士掌坛打醮,晚上还要设路灯。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河南民间要上坟烧纸祭奠死者,并行超度亡魂野鬼之事,是迷信色彩颇浓的节日。
点花山、对鞭获胜者便兆示其当年运气好,秋季一定丰收。此节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一说源于佛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节的迷信活动多已摈弃,许多年青人已不知有此节。

点花山

在林县,鬼节还要点花山、对鞭。
在豫南新县等地还要给野鬼孤魂和过往之神灵泼冷饭以祀。点花山多互相比赛,以柴堆大、火势猛、火焰高者为优胜。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