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惠东谭公“大夫第”古民居

惠东谭公“大夫第”古民居



蔡锦青,号芥舟(1813—1876),小时候随家人从稔山中径东坑村迁居今平山街道办谭公村。
前檐灰雕松鹤花鸟图案,t型金钱图案镂空灰雕檐,金钱中空镶有小镜片,逢日照会熠熠生光,耀眼夺目。
后檐灰雕中间被毁,两边仍保存完好。神龛正中上方县挂蔡锦青画像一幅。建国后该校扩展为永西乡人民公社中心小学、谭公中心小学,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被当地政府拆毁。

大夫第向西偏南15度,西阔七开间26.1米,进深31.4米。


蔡锦青墓坐东北向西南,墓地宽11.5米,深10米,墓堂宽5.4米,深8.4米,墓碑为青麻石质地,高70厘米,宽56厘米,碑中间竖排阴刻:“皇清诰授资政大夫、赏穿黄马褂花翎、奇车伯巴图鲁、钦加布政使衔云南分巡迤南兵备道显考讳锦青蔡公府君之墓。
三进栋樑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图案清澈,屏风、斗式樑架、廊架木雕大部分保存完好,壁画大部完好无损,精美绝伦。”上款:“光绪二年丙子岁仲秋月吉立”。清道光至同治年间,曾任江西都昌县知县,吴城镇分防府知府,奉旨记名简用道,署广铙九南兵备道,理九江关税务,简放云南迤东兵备道,调补迤兵备道,署理粮储道。癸酉科云南文武提调官,布政使衔(正二品),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奇车伯巴图鲁,诰授资正大夫。

蔡锦青为官清政廉明,关心教育事业,在家乡谭公村兴建“琴鹤轩”学堂一所,上三下三两层,两边建有平房七间,供教师住宿,校内有花园,周边建有花池八个。


蔡锦青热心公益事业,在乡间走马岗到新村路段二渡沥、何仔桥、五显爷等处兴建小石桥三座,方便行人交通。
可惜“文革”期间被毁,残基仍存。大夫第正脊左脊保存完好,右脊尾部损毁。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告老还乡后兴建的。为砖木结构,墙体下半部为三合土夯筑,上半部用青砖砌筑。
谭公“大夫第”古民居位于惠东县平山街道办事处潭公村大夫地村民小组内,距县城5公里,为清同治年间官居正二品、布政使衔、资政大夫蔡锦青故居。
整座建筑保存尚好。大门上方嵌镶一块青麻石,阳刻楷书“大夫第”三字;中厅置穿斗式与抬樑式混合木樑架,前厅置屏风门,上方悬挂“赏穿黄马褂”牌匾。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告老还乡,安享晚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病逝,葬于大岭镇棠阁沐杭村。墓前有对称而置的花岗岩石狮一对和花岗岩华表一对,1966年被毁坏。
出处/作者:蔡良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