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固始灶戏

固始灶戏

概述:

固始灶戏,俗称“锅台戏”,又名“丁香戏”。

流传程度

据目前已有的资料看,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民间剧种。最早流行于固始县东乡与东北乡的罗集、蒋集等地。到了清末民国年间,达到鼎盛,先后流行于商城、潢川、淮滨以及安徽的霍邱、阜南等广大乡村。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固始县农村还时有演出。此后,灶戏便逐渐消失。如今,灶戏的知情者已寥寥无几了。

艺术起源

固始县至今还流传着“柳员外招亲”的故事:咸丰六年,沿淮大旱百日,稻禾枯焦,眼睁睁看着清清泉水流去,但没有水车,不能提水浇灌庄稼。柳员外愁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一天,有个叫杨二能的年轻木匠突然登门,他自称手艺高强,一天能做好一架龙骨水车。柳员外将信将疑把小木匠留下来。结果,这杨二能不但一天做好一架水车,晚上还在员外家唱起动听的灶戏。自此,每晚干完木工活,杨二能就唱灶戏《郭丁香》。员外老两口和小姐玉叶听得如痴如醉。于是,员外满心欢喜招他为婿。至今,当地还有“不怕门台高,只要会唱灶”的谚语。这要算是灶戏产生的最早传说了。此外,从师承关系上推断,灶戏的产生也在咸丰年间。

简介

在固始,有一种与春节习俗相关的戏种,这个戏种不仅是中国独有的剧种,而且其剧目《郭丁香》则是汉民族可以与《阿诗玛》《格萨尔王传》等相媲美的代表性长篇叙事诗,那就是灶戏。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