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咸阳旬邑民间的成丁礼——“赎身”

咸阳旬邑民间的成丁礼——“赎身”

”然后让衣貌焕然一新的孩子在席前给干大(义父)磕头谢恩,干大从孩子脖子上取下带了十二年的红头绳锁子,解开后,把这些红头绳辫成裤带,让孩子系在腰里。干大收礼后,给孩子少量人民币,祝孩子长大成人。旬邑民谚曰:“十二男子托父事”。然后再让孩子叩谢十二年来众亲朋的关照。“赎身”的意思是孩子自出生以来人长在家里,魂魄确由灶神拴锁着,十二岁这年人长大了,魂魄也全了,当年请灶神拴孩子时增许愿到时杀猪酬神,今年杀猪还愿,用牲灵从灶神哪里把娃的魂魄赎回来。

旧时,谢礼多为一双布鞋、一双袜子、一条毛巾。
赎身要当家中一件大事来办,孩子的父亲要亲自给老小外家,孩子的干大下请帖。过关煞,消病灾,气气势势长成人。接下来主家为孩子的干大端上谢礼。

祷告结束,鸣炮宰猪,以猪血和面,蒸成血团子供食用和赠送客人。
客人来时,要备香裱,有的带瓶装酒,有的送布料,或成品衣服做贺礼。托大家的鸿福,娃今日长大了,无以表示,特备薄席水酒,聊表谢意。魂附体,爷来保,今生今世保到老。

“赎身”的前一天,孩子的母亲要用上等白面发酵蒸贡品。
旧时,旬邑民间不论男孩女孩,十二岁前皆剃光头,只有少数男孩剃头时在脖颈留有一块锅铲大的小帽盖,当地人把这种头饰叫“气死毛”。腊月二十三午时,宰牲酬神,家长(爷爷或父亲)把孩子领到灶前磕头上香,吊裱敬神,并告之曰:“灶爷灶爸(奶)神威大,十二年拴娃没麻搭。
主人依次为客人敬酒,酒过三巡,“赎身”仪式开始。
“赎身”是旬邑民间的“成丁礼”。


仪式开始时,孩子的父亲要在百客席前作揖告诉说:“十二年来娃多亏大伙照管,孩子的舅舅、干大四时八节连追到送,操心捞神。
今日宰牲还愿来,爷开金锁放娃魂。赎身后,男孩全部剃掉,女孩开始留发,表示已经进入成年。贡品要蒸成九曲十八盘的大面花,贡品上嵌红枣,称之“枣山”。

“赎身”的时间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
客人所送礼品一律由孩子的父亲恭恭敬敬献于灶前。意思是十二岁的孩子就可代替父亲干事了。晚上祭灶酬神,主家把宰杀的猪头供于灶前,客人们以亲疏大小为序在灶前磕头祭奠,然后以辈分入席就坐。
出处/作者:王新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