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豪绅官吏,名媛秀女不见踪影了,虽然警察依旧出动,但是非常逍遥,清闲。特警是看不见了,没有了大人物,他们也不必到场了。过去很多文学作品里面,描写在庙会上抢大姑娘的。现在女人们终于翻身了,天黑以后还大跳特跳广场舞,搅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地。
庙中香火依旧旺盛,大概多数香客都是考生家长,几百米外都能看见香烟缭绕,升腾而起。
今天的庙会上,少了往年的奢华景象,回归到了平民品味。大姑娘,小媳妇们也都获得了暂时的解放,可以逛逛集市,添置一些过夏的衣服,布料。
各种手串,菩提子,玉器小件,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娘娘庙会,恰逢其时,庙会也是商贩们的节日,平时分散各地的商贩和三教九流的人们,都汇聚在本地著名的庙宇前,进行交易。除了商贩,最多的是形形色色的算命先生和乞丐。
农历四月十八,正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闲时节。
古时候,平时女人们很少出头露面,但是庙会上她们是主角。
娘娘就是碧霞元君,泰山老母,民间称为娘娘。里面供奉关公,药王和娘娘神像。放生池旁卖观赏鱼的特多,脸盆大的乌龟也莅临现场,亲自创收了。地里的秧苗,自由自在的生长,农民们可以放下农具,歇一歇。不过和以往的达官显贵,豪绅名流的出手相比较,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四月十八是娘娘庙会,跟释迦牟尼和观世音没有关系,在旧社会一般大一点的村子里,都有庙宇,因陋就简,都是小而全。两边是送子娘娘和眼光娘娘,寄托了老百姓对多子多福和健康的渴望。
四月十八庙会的来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