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孝感生活习俗

孝感生活习俗

孝昌、安陆的腌白花菜也称“唐宋菜”,历史悠久,是老百姓常食之菜。

酱菜有:麦酱、豆酱、辣椒酱、酱黄瓜、酱豆角等,是通过晒、浸、渍等工序制成,色泽红亮、健脾开胃。
1915年鱼面作为云梦名产参加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获银质奖。鱼面的制作很有讲究。农村女青年烫染头发,男青年仿效当红明星剪同样的发型,甚至穿耳环,这些成潮流,老年一代很少去指责。着装大多是随服装的市场流行,如流行韩版服装以及长靴,城乡年轻女性普遍是这种装束。国家干部和工人多戴手表。改革开放后,手表普及。

云梦人喜吃鱼面。《云梦县志》记载,鱼面的创制时间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出自许姓布行的一位姓黄的厨师之手。
节令食品体现孝感的地方特色。除夕之夜的团年饭一般要有“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年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云梦的鱼面作坊不断增加。

应城市东部三合店、两河口、双墩一带,有喝“靠杯酒”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咸鸭蛋、松花皮蛋、粽子、芝麻绿豆糕。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就服装品味方面而言,农村人的品牌意识比市区居民淡薄很多。

饮食

实行一日三餐,米饭为主食,肉蔬为辅食的用餐制度。
红色据说用柿子来酥是最理想的。玻璃肉是薄透如玻璃的一道甜品,完全用肥肉做,外面裹芡,加入蜂蜜,色泽金黄,口感舒爽。家家有煨汤陶罐,常以煨汤待客,煨汤的主料为排骨、鸡、鸭、牛、羊肉等,辅料有萝卜、藕、海带、香姑等。

在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腊月,还有腌制腊鱼、腊肉、灌制香肠的习俗。
手机普及后,手表大体消失。各类饰品、化妆丰富多彩。近年来人们又习惯在桌子中间摆放火锅。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开饭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

安陆一带的宴席少不了红酥肉和玻璃肉。红酥肉肥而不腻,香酥可口,色泽鲜艳。
九月初九重阳节吃麻糖、绿豆糕等。冬天,人们为了补充热量,滋养身体,除了进食牛肉、羊肉、狗肉外,还有煨汤的习惯。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揉、拼、蒸、切、晒等工序精制而成。鱼面形状似普通面条,但更精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色、香、味、形”著称。鱼这道菜是不能全吃完的,以祈年年有余。

孝昌县正月初七过“人节”,吃人参羹(面条、肉、萝卜等七样过年期间吃的食物,加上面粉混煮而成),以及用米熬糖,和泡米混粘在一起做年糕吃。
大悟丰店、宣化一带有“三道点”,即:席后,首先轮换上完二十余道冷、热、荤、素菜后,便请客人离席洗手、喝茶、吃糕点,称为“一道点”;吃完点心后,请客人重新人席,轮换吃完四至八道海菜(南菜)后,再次请客人离席洗手、喝茶、吃糕点,称为“第二道点”;二道点心吃完后,第三次请客人席,继而轮换上完十几道干荤、腥菜后,又请客人同前两次一样下席吃点心,称为“第三道点”;第三道糕点吃完,酒席亦结束。“三道点”的筵席,菜肴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糕点多为烧麦、蛋糕、面包、烫面饺、酥饼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城乡经济渐渐一体化,城乡居民的很多消费区别并不显著。在服饰方面,特别是年轻一代,看不出城乡差别。
安排客人坐席的第一个原则是舅爷为尊,第二个原则是男人优先。在不同的场合,坐席还有不同的规矩。夏秋季节,主要腌酱时蔬,晾晒干菜。

腌菜主要有:萝卜、白菜、豇豆、辣椒等,是将新鲜菜通过洗晒、盐渍而成,色泽黄亮、脆生爽口。
筵席的座位有讲究。桌子正对堂屋门,进门的右侧上方是首席,与首席相对的左侧上方是二席;右侧首席下方是三席,对面左侧下方是四席;桌子上方靠右是五席,靠左是七席;桌子下方靠右是六席,靠左是八席,也就是末席,末席管斟酒。农村人大部分“做事”(嫁娶、生丧、老人过寿、子女升学等庆典),请乡邻帮忙,在自己家里摆筵席。菜的盘数一般要十盘以上,而且是双数。所谓喝靠杯酒,就是农民和集市上的居民,清早来到街上,在小酒店铺里要上一两杯白酒和一盘花生米下酒,没有其他的菜肴,站在店里靠在柜台喝酒,边喝边聊,故名谓之喝“靠杯酒”。

城镇居民请客,多在餐馆、酒店,简单方便。


干菜主要有:干萝卜丝、条、片,干虹豆、干觅菜、南瓜笋、葫芦笋等,保持原味,增添香味。

霉制菜有:臭豆腐、臭豆渣、臭千张、霉豆豉等,都是通过煮、晒、霉制而成,闻臭吃香,极为开胃。
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都吃炸春卷、糍粑、汤圆。农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
服饰

晚清至民国一直沿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独儿子、“干贵子”、富家子常有戴银项圈、长命锁、手镯、脚箍等。女性常佩戴金银耳环、银玉梗子,青年男女也有镶金牙,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减少。
结婚的首席由媒人坐;生孩子或小孩生日首席自然是孩子的舅爷坐。。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