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安徽濉溪庆寿习俗

安徽濉溪庆寿习俗

做寿时,家中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俗称“六十六吃块肉”。堂中置案,摆供果,燃烛焚香。穷苦人家一般不做寿。

建国后,境内仍保留为老人做寿的习俗,但不是每年都做,多在66岁、71岁、73岁时做寿。


建国前,富家祝寿较为隆重。
另外还给老人添新衣。生日那天要庆贺一番。现时城乡祝寿礼物已时兴蛋糕、长寿面,少数农村仍沿用旧俗。

旧时,人到60岁便可称“寿”。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地为老人祝寿已形成风气。
拜寿时,寿者坐予正堂,子女亲朋依次礼拜。所以女儿和亲朋前来祝寿必备鸡1只,馒头、扁食各71个。本地大都在老人71岁生日时为其祝寿,因有“七十一吃只鸡”之说。

3、七十三

俗说“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
而地方豪绅常以庆寿为名,广发寿帖,索取财礼。因之老人73岁生日时,女儿和亲朋都备鲤鱼1条及馒头、扁食各73个为老人祝寿。”旧称“七十三不死鬼来缠”,老人吃条鲤鱼,即可度过生死关。

一般人家做寿,多为送礼品祝贺,不举行仪式。
老人家中设宴招待亲朋。

1、六十六

老人66岁生日时,女儿和至亲好友备上66个红点馒头、66个扁食或水饺、6斤6两猪肉,以及糕点、酒之类礼物前往祝寿。


2、七十一

“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活到70岁即为大寿了。
女儿所送数量一般超过66个,以祝老人延年益寿。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