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太原市郊丧服:“喜孝”

太原市郊丧服:“喜孝”

而白喜事,指的就是高龄老人的丧事。
若该老人有曾孙(重孙)辈,则他(她)们的丧服用黄布作成,腰系红布条。若老人有玄孙辈,则他(她)们的丧服全为红色。

“喜孝”的出现,时间并不久远。
而今,八九十岁的老人常能见到。因而,尽管自周以来,中国即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丧服制度,即“五服制”。这家去世的老人必定高寿,悲中有喜,正合常理。但由于人的寿命短,几千年中,四世同堂的家庭十分罕见,五世同堂则更为稀有,故真正能享用到直系血亲中服“缌麻”或服“小功”丧服的老人极少。红黄两色,在中国民俗中为喜庆色,故乡亲们直呼上述丧服为“喜孝”。它是对传统丧服的一种传承,更是对传统丧服的大胆变革,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丧事而喜,在丧服上就能体现出来。
在离我们不远的晋祠,有的村则是重孙辈用红布,玄孙辈用黄布。早年,一个人能活到60岁,一辈子,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何论70岁。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高寿且无疾而终,是行善积德的结果,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儿。
在我们这儿(晋源区武家庄),一位老人去世,儿孙辈的丧服虽形制不同,但全为白色。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正日益增多。如果你在市郊的白事宴上看到一抹亮丽的黄色或红色,大可不必惊奇。在太原市郊,有“红白喜事”一说。红喜事,当然指的是婚嫁。

中国有句古老的俗语,叫“人活七十古来稀”,而这也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真实写照。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