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浙江西塘七老爷庙会

浙江西塘七老爷庙会



一座黄墙黑瓦的建筑赫然而立,与古朴素雅的古镇形成巨大的对比,它就是护国随粮王庙,坊间又叫做七老爷庙。
七老爷以及西塘庙会,这已经成为西塘镇上的最热闹的人文景观。金老爷知道逃不过惩罚,为了不牵连家人,也为了保护百姓,他毅然投身于雁塔湾的河里,自尽了。


明代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灾荒,乡野颗粒无收,处处饥民。


百姓分得粮食,度过灾年,对七老爷的义行感恩戴德。
七老爷庙的来历则更加充满生活的真情和灵魂的美感,故事长久地震撼着廊棚下走过的西塘人的心。

皇粮给了百姓,可是欺君之罪。


四月初三已成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间节日。

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
当时有个姓金的老爷,是个朝廷押运粮食的小官,他专门在运河上押送粮船。金老爷家中排行老七,人称金七,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救百姓的好官,集资造了一座七老爷庙。七老爷投河自尽后朝廷查清真相,为安抚人心,追封七老爷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七老爷庙也同时改名为“护国随粮王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七老爷的生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一天,金老爷督运皇粮路经西塘,见鱼米之乡的百姓挨饿,在岸边围着求粮食,他便动了恻隐之心,将运粮船队所有粮食尽施于民。近看小桥流水,渔舟扁扁;远眺白墙灰瓦,湖光波影,而这一切,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水墨画。走进古镇,石桥古朴,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

在这样一个梦里水乡,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西塘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来看看镇上的七老爷。


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保护神,在西塘百姓的心目中,七老爷就是他们敬仰的守护神。
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场面热闹非凡。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