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广西南宁傩舞

广西南宁傩舞



经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如今的南宁傩舞已经融合了现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元素,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艺术性、表演性更加突出,成为了我国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它原始古朴,既有反映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也有驱疫赶鬼、招财进宝、祈求丰年等欢快的舞蹈动作。
南宁傩舞最初是一种驱鬼驱疫、祈福消灾的宗教仪式,在明末清初最为盛行。
傩舞人脸上戴的傩面具,是傩文化的特征,形象或凶恶或粗犷或温婉,代表不同的神像,用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刻彩绘而成。

傩舞的舞蹈动作原始古朴,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还穿插翻滚、叠罗汉[¡]叠罗汉,是一种游戏、体育活动或表演,由二人以上的人层层叠成各种样式。古代由多层盘腿而坐的罗汉组成造型…详情>、排字等,在锣鼓的强烈节奏中展现出粗犷古朴的舞姿,表达驱邪祈福的愿望。
有在农历正月至二月初二的“春傩”日,有在七月十四鬼节上跳的“驱傩舞”,以及各种“乡傩”祭祀活动。这种以农业生产过程为傩祭内容的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酬雷》曾在1992年举行的广西国际傩文化研究会中,被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十多各国家及地区的傩学者誉为中国稻作文化图腾的活化石,掀起了一场国际性的傩文化热。


南宁傩舞是广西傩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大酬雷》通过一系列狂热、古朴、粗犷、刚劲的舞蹈组合而成,反映了上山伐森、制作农具、耕田犁地、播种、插秧、耘田、施肥、收割、打谷、磨谷、做饭、喜庆丰收并宴请贵宾朋友等水稻劳作的全部生产过程。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