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云南姚安坝子腔

云南姚安坝子腔

它的特点是起伏大、音域宽、变化多、婉转绵长,音级相差13度,衬词(垛叶子)连说带唱、节奏感强。

姚安人粗犷热情,待人爱憎分明,除了具备彝族人的性格特征外,还特别喜欢唱山歌也称为调子。
姚安坝子腔是云南省姚安县的传统民歌。

坝子腔是姚安坝子春耕栽种期间的民歌,一段优美的坝子腔,往往可说一件事、讲一个人、论一个理。
他们一边犁田插秧,一边引吭高歌,久而久之就自然的把放牛歌和秧歌溶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姚安坝子腔,姚安坝子腔与时下名声远播的“海菜腔”齐名。
可见姚安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民间说“一座姚安城,半部云南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坝子腔这种农耕文化,也悄然转移到了舞台、广场、公园以及农家小院,专业艺术家们也不断赋予坝子腔愈加丰富完善的艺术形式。


2008年6月7日,姚安坝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姚安坝子腔悠久苍凉、情真意切、曲调委婉流畅、词赋结构较为特异。
坝子腔经广大群众的不断传唱,再经音乐人的修改创作,曲调更加婉啭缠绵或如诉似泣,其惟妙惟肖的感染力,最终被立在文艺舞台上,成为姚安县汉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可分为男腔、女腔、对唱。
云南楚雄姚安城旧称光禄古城。
其表现形式为男女二人对唱,歌词由主词和副词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主词为两句,副词为六句至十句不等,且主词和副词在内容上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整个唱腔中,其旋律又密不可分,互相依存。
出处/作者:杨雷(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