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河北沧州木板大鼓

河北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华人艺术节。
沧州木板大鼓自产生至今流传了几百年,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名录。
在沧县礼堂年年举办免费供人欣赏的“古韵书场”活动,已经成为沧县独特的地域精神文化象征。

沧州木板大鼓书[¡]枞阳鼓书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枞阳县流传很广,俗称“大鼓书”。……详情>音乐结构完整,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分别为头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较大幅度的伸缩。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
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前景非常令人担忧。
在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由沧县木板大鼓老艺人王振义、刘凤鸣表演的《贾宝玉夜探潇湘馆》获得了最高奖“卢浮”金奖。

木板大鼓的传统节目非常丰富,短篇有《老鼠告猫》、《劝人方》、《度林英》、《郭巨埋儿》、《目连救母》、《赵五娘》等百余段;中篇有《二度梅》、《响马传》、《武松传》、《千里驹》、《金环记》和《姜公案》等上百段;长篇有《左传春秋》、《吴越春秋》、《英烈春秋》、《走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包公案》、《刘公案》、《海公案》等“三将三案”,以及《飞龙传》、《马潜龙走国》等数十部。
沧州木板大鼓书表演者多为民歌艺人,以庞风成为代表的庞派、以王福祯为代表的王派、以穆汉青为代表的穆派,在历史上影响最大。

沧州木板大鼓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由于演唱它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这种艺术形式已濒临灭绝。


木板大鼓是流布于河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曲艺鼓书形式,有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调、老木板子、老北口木板、怯大鼓、鼓碰弦儿、弦子鼓儿、木板西河调、憋死牛等别称。
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有时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其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曲调简洁独特,粗犷浑厚,对北方许多鼓书与鼓曲如西河大鼓[¡]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详情>京韵大鼓[¡]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详情>京东大鼓[¡]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详情>乐亭大鼓[¡]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曲艺种类之一,是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乐亭大鼓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曲调丰…详情>、竹板书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价值。据有关部门调查,还能坚持演出的木板大鼓老艺人不过10名,年长者近70岁,年小者56岁。木板大鼓相传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知名艺人有李文通(李尚志)、曹占奎、李殿奎、张百奎、邓连奎、李振奎、马瑞河、马瑞林、朱化麟、庞凤城、胡金祥、曹金升和何贵海等,其中尤以马瑞河(马三疯子)、朱化麟(朱大官)和庞凤城影响最大、贡献最多。木板大鼓沧州地区发展得较有特色,出现过王福贞和穆汉青两个支派,王福贞因影响巨大,人送绰号“沧州红”。有关部门对此应加以重视,制定方案加以拯救和保护。2009年10月中国曲协正式批准命名沧县为“中国曲艺之乡”。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