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甘肃酒泉夜光杯雕

甘肃酒泉夜光杯雕

制作的毛坯经过切削,粗磨外型,夜光杯的初型就已形成,初型的制作要经过4道工序,然后是掏膛,掏膛需5道工序。”由此可见,酒泉夜光杯至少在唐代就已出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雕历史溯源

据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中的《凤麟洲》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曲》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由此可见,在西周之时,已有夜光杯向中国政权进贡的历史了。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

酒泉夜光杯”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其色黑赛乌漆,白如羊脂,墨绿似翠,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因而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这佳传。
几千年来,酒泉以其独特的甘肃文化与历史文化风貌谱写了威武雄壮的画卷。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后来,由于和田玉[¡]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余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详情>供应不上,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


夜光杯雕的工艺特色

酒泉夜光杯雕要经过28道复杂的工序,工艺复杂,制作精良。


历年来,经过工匠们对制作工艺的改进,现通过夜光杯雕生产的夜光杯已有三十多种造型、六大类产品,各类品种造型独特,既保持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又增添了花色品种,使夜光杯雕更加熠熠生辉。
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此道工序完成后,夜光杯基本成形,剩余就是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腊等14道工序,最后用马尾网打磨,即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只是那个时候是以和田玉制成夜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地。
甘肃省肃州区在历史上曾称为酒泉郡,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古河西四郡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酒泉夜光杯雕的历史十分悠久。
葡萄美酒产于凉州(武威),夜光杯产于肃州,酒因杯而质愈显,杯因酒而名更著,相得益彰,名驰千秋。

2006年5月20日,夜光杯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先要选料,选上乘的好料,然后根据酒杯的尺寸将料切成不同规格的形状,制成圆柱体,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制作需5道工序。酒泉夜光杯是一种琢玉而成的名贵饮酒器皿。而今,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精制的夜光杯,色彩绚丽、造型优美、玲珑剔透,早已远销海外。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