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广东翁源旧时“撵祸猫”习俗

广东翁源旧时“撵祸猫”习俗



至其时,人们聚集在祖祠厅下门口,敲锣打鼓,使一人手持用稻竿扎成的“猫”,插上点燃的香枝,趁夜色看上去煞像一只“火猫”。


每当村里流行瘟猪瘟鸡死牲口的时候,族中“老成”(有威望的长者)便自发组织村里一些男女老少,定下某日夜晚撵“祸猫”。
因“火猫”象征灾星,故又称“祸猫”,必撵无疑。沿街转巷,均有人鸣放鞭炮。

戌时开始,持“祸猫”先行,锣鼓随之,众人随后,经屋场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其声势不亚于过年游龙、换水盅。
此时,有老者呼话:全村男女老少,都来驱赶“祸猫”;祸猫、衰猫、绝猫,雷打火烧水漂;保佑平安无事,全年风调雨顺;人丁头牲顺利,兴旺发达把灾消!

“撵祸猫”这一民间习俗自清末流传至“文革”前,确为热闹壮观。


晚清以来,在翁源北部山区农村,流行着男女老少“撵祸猫”的民间习俗,寄托人们驱邪恶、瘟疫,盼望安康、吉祥的心愿。
待队伍出屋场将“祸猫”撵至村外小河边,便将“祸猫”点燃,投入河中,或烧毁,或让水漂走。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