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吉林长春“大回”“小回”的由来

吉林长春“大回”“小回”的由来

长春人都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大回就是左转,小回就是右转。他偶然的机会去一个同样喜欢收藏老物件的朋友家做客,他拿出一张民国时期的照片,照片中有两名士兵在十字路口中央站岗,背后是一块铁牌,上面写的是“右大廻る,左小廻る“。

1932年3月1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伪满洲国建立,长春改名为新京,成为伪满洲国的首都。
但是,当时的中国已经习惯了右侧通行,于是日本人就在街路上设置了牌子,用日语标明“右大廻る,左小廻る”。其中,也包括走路,都是左侧通行。
不过,这个时候,大回小回这个词,人们已经烂熟于心,所以也用大回小回来描述左转右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告诉当时的长春人,要靠左侧通行。如果右侧通行的话,往来的武士的佩刀很容易相互碰撞。

最开始发现这个秘密的是长春市的一位学者李雨楠。


由此可见,长春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日本人统治,曾经沦落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受到日本文化渗透比较深,这个带有文化殖民的产物,不知不觉沿袭到了今日。
所以,那时的长春城市规划以及人们的行为,都是在日本的规划下进行的。这在全国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称呼。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也要让长春本地居民左侧通行。
廻る是句日语单词,读【mawaru】,汉语意思是转的意思。

那时,日本对长春本地居民进行奴化政策,让他们熟悉日语,学日本文化,所以“大回”、“小回”就成为了俗语,很多长春人都知道。


后来,到了江戸幕府终结,进入明治时代后,日本和实施左侧通行的英国非常友好。
在这里,为啥左转叫大回、右转叫小回?

长春的年龄并不大,在短短的二百多年中,长春有一段时间是殖民历史。
所以,从明治时期开始,日本的左侧通行就被明确记入日本的交通法了。后来偶然找到一个伪满时期的短片,片中有一个场景,里面也有一个十字路口,里面的铁牌和照片中的铁牌形状大小一模一样,放大之后发现上面的字是“右大廻る,左小廻る”。

1945年8月18日,随着日本的投降,伪满洲国覆灭,中国人迎来了新生,开始改掉日本人残留下来的一切,包括走路方式,恢复右侧通行的国际惯例。

在长春市,如果你打车,就会听到很多司机师傅问,大回还是小回。


如今的日本人也是左侧通行的,和中国人恰恰相反。
原因是,日本古代武士的长长的佩刀习惯于佩带于身体的左侧。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