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江西赣县客家食贡习俗

江西赣县客家食贡习俗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的客家人有以素食献供的古老习俗,即“食贡”。

源于中原文化,始于清乾隆年间的赣县的“食贡”(又名“寒具”是由厨师负责制作,道士进献),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既是一种祭祀活动的贡奉品,又是一种面塑的艺术品,它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雅俗共赏。
随着当地客家旅游业的日益兴盛,“食贡”这一原生态的客家民俗文化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每逢新建祠堂庙宇、联修姓氏族谱或大型庙会举行隆重祭祀活动时,他们都会用面粉捏制出各种各样的供品,并用颜料在表面装饰,用来祭拜先祖和神灵。

赣县食贡,起源于乾隆年间,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可谓是品种繁多、丰富多彩、造型逼真,是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遍及整个信江流域及周边地区。

通过历代的传授、改进和发展,现如今食贡的品种不只是“三牲”,发展为有水果(如:橘子、柚子、苹果、香蕉等等),肉类有:米粉肉、扣肉、红烧肉、以及甲鱼、虾、蛇兔等等。
经过一代代相传,一代代改进,所制作出的贡品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由于当时客家人流行的祭祀活动十分盛行,每逢婚丧嫁娶,红白好事等多要用“三牲”(即猪头、鸡、鱼)作为贡品予以祭祀活动,由于这些贡品不能较长时间的保留,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容易变质,所以厨师们就用面粉仿制出猪头、鸡、鱼来替代真正的“三牲”,这样不但节省了真正的猪、鸡、鱼,而且保留的时间也长。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