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俗旅游 > 天津宝坻新旧八景

天津宝坻新旧八景



寺名大觉谁先觉,扰扰莼蒙亦可哀。

4、北潭映月

《长安客话》中描述到:县境东三十里,有大潭,北通蓟漕,南达于海。

宝坻即宝坻区。

宝坻又名渠阳,位于渔阳(蓟县)和雍阳(武清)之间,自古是商业要地。
唐太宗东征,亦驻跸焉。旧志以太宗初封秦王,故名城,非也

诗云:

何代英雄事已磨,尚遗废垒枕荒坡。


残碣有灵应待我,斯文何幸不随时。

晶莹仿佛临屏镜,钩勒分明重鼎彝。


不知铸自高僧手,却说浮从东海来。

几度迁移人易老,一声清彻梦初回。
石色晶莹如旧,勒文工雅,书亦古秀绝伦。

诗云:

为寻遗迹未全亏,萧寺仍余石半垂。


寒宵舟泛泛,聊以慰生平。

5、石幢金鼎

《长安客话》中提到:宝坻城中,有石幢,幢高三丈,凡七级,石上雕刻工巧,中贯铁柱,顶以金为之,遥观如星,金皇统间僧人建,俗传下有海眼。


回环沙港开晴树,往复帆樯染暮岚。

细雨濛濛风不恶,望中依约认江南。


几回隔陇闻樵唱,尤似当年奏凯歌。

漠漠淡烟秋色老,萧萧落木雨声多。
但宝坻八景的美景美色将会永远在诗歌中长存。让我们一起在诗歌中走进宝坻八景。

立志瞻望云端云端不远,抬头咫尺之遥登阶可及。。
过了两个半世纪,因人烟繁庶,贸易兴旺,改为县。当时,此地盐产的收入占全国盐利的1/10,国人视盐为国宝,故“富商巨贾,货置丛繁”。

中央依旧凭君镇,余[石毳]犹能备网罗。

6、珉碣银钩

《宝坻县志》描述到:县内广济寺,建自辽重熙五年。
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开发利用,歇马台、秦城等古迹遍布。公元10世纪20年代,因“高阜平阔”而设置专卖盐院,时称“新仓”,成为朝廷贮盐基地。日有潮汐往来。每秋水澄澈,浮光射目。每早晚潮至,波涛扑空,横飞素练,亦壮观也。

诗云:

维潮有信岂空谈,夕去朝来肯二三?

匹练卷舒随阖辟,百川盈缩在喷含。


春月秋云看不尽,年年遥指蓟门青。

2、秦城烟柳

《宝坻县志》记载:县南十里,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戊。


8、文阁瞻云

《宝坻县志》中描述道:县志东北隅,凭栏凝望,长安双阙如云端,蔚为壮观。

诗云:

巍然屹立但与佛寺有异,文教东传然而它却朝西。


宝坻八景早在唐太宗年间就有这么说法,到了明清时期,咏诗便日渐多了。虽然如今我们仅能看到残存的几处美景。


渔笛惊鸥起。芦花映水明。


试问当年谁匹者,传闻翻欲令人疑。

7、潮河银练

《宝坻县志》描述道:即县东之潮河,出海北上,蜿蜒数百里。


花香馥郁传到月亮之上,高阁峻峭好比登天长梯。

环城水面双桥将其锁住,阁后池塘四围堤岸整齐。
到了清代,更是别有一番情景,“凡境者披星戴月,肩摩毂击,喧填道途,络绎不绝”,有“畿东大邑”之称,后又有“京东第一集”的美誉。

200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宝坻撤县设区,标志着宝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行人不必重回首,渭水咸阳事若何?

3、东寺晓钟

《宝坻县志》记载:县内大觉寺。旧志云:寺内钟,自东海来。


诗云:

曲曲连东海,盈盈抱北城。

潮生当夜午,岸阔正秋清。


四水萦回通地脉,万山环拱列天屏。

南临溆浦凫欧乱,北倚崆峒草木灵。
款识绝异,叩之,其声清以长。

诗云:

练就洪音大小该,沧桑尤未委蒿莱。


1、蓟界云山

乾隆年间的《宝坻县志》记载:县北十五里——地界蓟州崆峒,山色隐约明灭,倏忽万变,实境内之巨观也。

诗云:

平畴漠漠接沧溟,今古相传欹器型。


诗云:

屹立亭亭岁几何,风云变幻任经过。

只推兹石雕镂巧,谁识孤幢感慨多?

金顶有时随剥蚀,铁心终古未消磨。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