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浙江泰顺百家宴

浙江泰顺百家宴

游行队伍中的华盖下,不少男女手持香把拼命往华盖下挤。

在元宵当天举行的出宫踩街游行过程中,当地的善男信女甚是虔诚,她们持香列队相迎不说,佛像每到一处,人们放鞭炮烟花。
只是参与人员始终局限在本族之间,一般地外姓人也不会主动介入,规模也就几桌十几桌而已。

举办百家宴之前,当地人还要祭祀张宅祠堂附近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所以对祭祀用的糯米酒与猪有特殊的要求。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于是在民间获得了众人的拥戴。
对于祠堂酒,这在浙闽一带民间是再普遍不过了。


陈圣母

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是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保胎、送子”等善举,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地方,广为传诵和崇拜。

佛像边上更是挤满了人。用于酿造糯米酒的稻谷,是不可选择路边的稻田来种植,而是选择相对较为偏僻的山田。大家似乎觉得与神灵挨得近一些更近一些,更能得到她的佑护。此次百家宴上,坐在张宅祠堂里吃饭的已不尽是张宅张氏的族人,也不全是三魁的本地民众。

陈十四娘娘在泰顺境内的传说是:观世音天庭斗法导致两根白发,下界化为雌雄二蛇为害人间,手指上渗出三滴血化为红雨降临陈家,于是陈十四出生。
每个姓氏,每年均有一次或两次的祭祖,之后都会在祠堂里办几桌酒席以供族人聚聚。此外,在整个稻谷的生长期中,不允许施肥、喷药、除虫,而是顺其自然。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期间陈十四由于在降妖过程中,多次触犯“天条”,廿七岁阳寿便终。用现代流行的词语来表达,那是地道的绿色食品。采用这种糯米酿造的酒,酿造人自己不允许事先品尝;对于猪的饲养,也有相当严格的规矩,首先必须选择经过阉割的公猪,第二,猪仔在饲养的过程中,不可使用饲料进行喂养,而是吃一些菜或米糠。在当地人看来,只能这样才显得圣洁,才能用以祭祀。渐渐的,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陈家世代习茅山道法,百姓恳请陈家出山收伏蛇妖,陈因患病难以成行,遣二子法通、法青降蛇,法通被蛇公吞食,法青幸免逃归。南极仙翁荐陈十四至庐山学法,三年后学成归来,陈十四手持庐山镇山牛角,经过多次斗战,终于除灭了蛇妖。但泰顺百家宴的特殊即在此处--外姓人加盟了这个“酒会”,而且规模逐年上升。这两样为来年祭祀所用的供品,由专人负责,一年一养或一年一酿。“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
行花年

由古至今,百家宴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但该终没有脱离举办活动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举行盛大的典礼祭拜地方神祉陈十四娘娘和木偶戏神王乞佬。
据称在明清时极为流行。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