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惠州民间歌谣

惠州民间歌谣

一条缆绳长又长,长年累月踩船上。船篷作被床船板,望天望水想家乡。

样得:如何才能得到。

姐边:母亲那里,即娘家。


割草无:割草吗?

《卖粄歌》:沙糕粄,卖死唔转本。头拿顶到损,脚趾行到短。


稔哩:稔树,野生灌木,果子可食,根茎表皮捣汁可染布,故农村又称作“染”。

哩是语气助词,无义。


行到死:指多集中在东门街的搬运工每日不停地搬运很辛苦。

《割草好》:割草好,提着割禾心就焦。


目目:形容花蕾饱满、含苞欲放。古有“稔子暴卜,耙田撒谷”的农谚。


大髀:大腿。桥东高营房人多以织麻为生,须卷露大腿搓合麻线。


钉,状其尖小。

这是一首讽刺懒妇的歌谣,说她在人前装模作样,织麻绕线忙个不停;背地里却是好吃懒做,一天下来,织出的线团,还没有扔在门背角落头里的陀螺大。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佢:他,指剃头仔。


显竹丝:从事竹器加工行业的桥东晒布场居民破竹刮丝,身手不凡。

显针黹:指惠州刺绣缝制以桥东花园围人最为著名。


《桥东行业歌》:包公巷人显手臂,晒布场人显竹丝,花园围人显针黹,高营房人显大髀,东门口人显粪箕,东门街人行到死。

附注

清末民初流传于惠州市区,反映了惠州桥东市民主要谋生行业的地域分布情况。


细女:女孩子,未出嫁的姑娘。

扌亥:挑、担。
行到平湖门,打泻沙糕粄。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一条缆绳长又长,几人同命被它绑。崎岖荆棘江边岸,踩踏惊心把命忘。
第一节 劳动歌

《稔哩歌》:稔哩目目娘撒谷,稔哩开花娘莳田,稔哩好食禾好割,样得有闲到姐边。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


显粪箕:指种菜,住在东门外的菜农挑粪下田或担菜上街均用粪箕。

行:行走。


《惠州细女歌》:惠州城内多细女,朝朝 水到西湖。正放下桶梁洗净脚咧,又问明朝割草无?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头拿:头颅。

《剃头仔》:剃头仔,真受气,人家坐,佢来企,行来行去三尺四。


扬扬:不停地绕。

棋乐:陀螺。
一条缆绳长又长,烈日当头唏嗬上。打风落水冷又饿,跌倒爬起算平常。

沙糕粄:惠州民间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粉和糖做成,多切成方块。


显:显露,把拿手功夫表演给人看。

显手臂:当时制布鞋的衬料,是用浆糊把废旧布碎胶粘多层而成,这一过程,叫“打布泊”,包公巷一带居民多以此为业,操作时要与浆水打交道,得高卷衫袖或干脆赤膊上阵,故称“显手臂”。


附注

流行于惠州东江沿岸。

唏嗬:象声词,形容纤夫艰难前行,气喘如牛。
割草又有山歌唱,割禾无处躲阴凉。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提着:说到,提起。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扬:记音字,绕线。


《日织织》:日织织,夜扬扬。门角背,棋乐钉。


企:站。

三尺四:走动的范围很窄小,只能环绕着顾客来回转。


《纤夫歌》:一条缆绳长又长,几人肩腰被套上。逆流拉船脚磨破,船一搁浅泪汪汪。


卖死句:“死”在这里表示极限,意即无论怎么卖都赚不回本钱。

唔:无。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