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农历中的“候应”

农历中的“候应”


候是在二十四节气之后,我国人民又节气细化为候,是我国农历中的更小的阳历单位;

最早,从立春开始以5天为一候,一年共有73候(最后一候为6天或7天)是一种简单的平候(类似平气);

后来它与24节气相结合便去掉1候就成了从立春开始的72候即“一(节)气管3候”,成为节气的细化单位,这样平气对应平候;以定气对应的平候为半定候;

古代历法家刘焯提出了定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黄道上每隔黄经5度就是1候,而不一定是5天了;

我国现行农历使用定气与定候;

以上各种候虽然不一定都是5天,但“候”作为时间单位就是5天。


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与二十四节气一起构成了我国农历中阳历成分,是我国农历中的特殊的太阳历系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思想与我们精神财富。



笔者个人认为还有一种“规范候”,就像现在的“旬”一样,一气为3候,前两候为5天,后1候到下个节气日前1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