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与姜太公相关的民间习俗

与姜太公相关的民间习俗

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据考,姜太公生于商朝康丁帝八年八月初三,卒于周康王六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有不朽功勋,又是开创齐国的第一位国君、齐文化的奠基人。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他的祖先在虞夏之际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吕,故又叫吕尚、吕望、吕子牙、吕太公。东海上人(今山东日照),相传为炎帝之裔。

姜太公的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
本文拟从四个大的方面对有关姜太公的民间习俗做一简单整理和分析,材料、水平有限,请诸位方家指正。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谥姜太公为“武成王”,使姜太公成为与孔子文圣并列的“武”圣人。唐玄宗时,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牙(又作子牙),号太公望,又号师尚父。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