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吉林四平民俗简介

吉林四平民俗简介

尤其以萨满教(满族原始家教)的仪式和婚礼最具有代表性。

满族的旗袍,在清代居“国服”地位。
过年剪窗花的习俗仍很盛行。在这块“贡山”、“贡河”相间环抱的沃土上,伊通满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伊通满族男子仍普遍穿坎肩,姑娘娴于刺绣,在衣边、门帘、幔帐上绣制优美的图案和“喜庆话”字样。每到祭福祭天婚丧嫁娶,驱魔治病等活动,都要把萨满请来,此时的萨满脱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铃,手持抓鼓和鼓鞭,一边口诵神词,一边盘旋舞蹈,跳跃礼赞,膜拜娱神。是满族的“祖宗肇兴之所”。老年妇女绾发盘髻,姑娘蓄发为辫,带耳环的随处可见。旗袍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女子旗袍的领口、衣襟、袖头上都镶有艳丽的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服装。加之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这块土地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至今,伊通满族的风俗习惯,心里素质仍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虔心敬存下来的满族传世文物,在1987年3月代表吉林省在首都北京展出期间,曾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四平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在伊通县,满族仍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平市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
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回族、朝鲜族等都在这里生活过。满族人家还较多地保存着古建筑的遗风,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