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民俗文化 担芯子
据调查西北五省(区)均未发现,堪称传统民间社火艺术一绝。其表演内容以《牛郎赶织女》为主,其音乐伴奏多为唢呐曲牌《雁落沙滩》、《张良归山》。表演时由一名壮年扮成牛郎角色,肩挑七尺扁担[¡]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详情>,担上站立金哥、玉妹两名幼童,伴随唢呐曲牌和社火锣鼓,围绕着扮装的、雷公、电母、千里眼、顺风耳、李天王、杨二郞及八至十名天兵,表演一套织女被抓回天宫,牛郎担挑儿女追赶的情节。
洛南担芯子以独特稀有的形式,不易使人看破的奥秘,神奇玄妙的制作以及宏大的气势,娱悦的场面,百年长演不衰,颇受群众喜爱。形式装扮十分玄妙,一条扁担上站立两名幼童,闪闪悠悠,扁担不翻不倒,给人以奇妙、迷幻的娱悦之感。
洛南担芯子属陕西民间传统社火艺术形式之一。
洛南担芯子主要是山村庄户人家,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元霄佳节、喜庆新春之时,走村串户助兴取乐表演。其主要流传于秦岭山区的洛南县景村、古城、永丰、保安、麻坪、石门等乡镇。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