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山西民俗 家庆

山西民俗 家庆

山西各地,大都是高龄长者的生日为多,农村作寿,大都从六十岁开始。

宴席,各地情况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席面也就不同。
太原、晋中一带的习俗,拜寿者早来时,吃打卤大把拉面,中午为酒宴。古称“六十花甲”,是有寿、祝寿的起点年龄。老人端坐堂屋正中,晚辈依次叩拜,表达祝愿老人长寿的意愿。拜寿时,行磕头礼。

婚礼,是家庆中的大礼,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自然要搞得有声有色。


寿礼,是人生长到一定年龄时按年龄整数过生日的习俗。
也有人送上寿画,往往画些松柏、仙鹤、寿星、仙桃之类的内容,借以祝愿老人长寿。寿宴时,一般都要吃“长寿面”、喝“长寿酒”。

祝寿,在山西城乡是有一套程式的。
做寿的席面,颇为丰盛,有冷有热,有素有荤,有大鱼大肉,也有素炒冷拼。近年来,为儿童买生日礼物、生日蛋糕已成平常事,极其司空见。六十岁开始,称寿,也叫大生日。

其余小年龄的,山西城乡也有过“散”生日的习惯,每年过一次,全家团聚,合家欢欢喜喜吃一顿团圆饭。
六十以后,即是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九十大寿。

祝寿,山西城乡大都是设宴宴请来宾、亲朋。

家庆,指家中的庆典活动,一般系指城乡中的寿礼、婚礼等吉庆活动。

宴前,有些地方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给老人拜寿。祝寿时的来客,一般都要带上蒸制好的寿桃、寿果,和作为礼品赠送的寿帐、寿联,寿联上,常常书写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星不老、松鹤延年”。

古人谓,人活七十古来稀,这种祝寿,是晚辈对长辈能活到高龄的庆祝,也是对长辈抚育晚辈成人的答谢,更是中国封建传统中“孝悌”的集中反映。
关于婚礼,已有专门介绍,不再重复。

六十岁以下者过生日,或四十、或五十,皆不称寿,叫做生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