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俗 摸春牛
实际上,现今的摸春牛,已无什么特殊意义了,充其量是吸引香客的噱头罢了。
以前,迎春牛活动是由当地地方官主持,以表示重视农业。
”让信徒们自由抚摸。
现代重新兴起的摸春牛,已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是在庙前塑造一个春牛的塑像,旁边立一说明牌,写道“摸牛头,子孙会出头;摸牛嘴,大富贵;摸牛脚,家货呷未干;摸牛尾,剩家货;摸牛耳,呷百二;摸牛卵,家货剩亿万;摸春牛,年年有余。在立春当天,县官率领随从,用五彩木棍打春牛,名为“打春”,意思是指把休息了一整个冬天的牛打醒,同时也提醒大家勤劳耕作。
迎春牛是台湾旧时社会中立春前一天(正月十五日)的一种风俗。光复后曾绝迹过一阵子,直到1987年前后,在台南市土城圣母庙,又开始了塑造春牛,于元宵节前后,摆在庙前,供善男信女的抚摸,以求好运。元宵之夜,庙方要举行迎春牛夜游活动,燃夜蜂炮,以吸引游客。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