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联,潮汕俗称门符。
除夕,潮汕人俗称过年夜。
二、贴春联
祭过祖先后,男人们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例如,当家里水缸水桶打满水之后,用竹将井口盖住,俗称封井,再供上祭品,拜井公井妈,待新年春节才开井。贴在门框两边的,叫对联;贴在门框顶的,是横披;贴在两个门扇上的,称作门目;如果是单扇的小门,则贴上斗方。是日晚,农家除水缸要装满水外,米缸也要填满米,灯火也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潮汕除夕主题是除旧布新,团圆喜庆。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等。
一、拜神
除夕节除了祭拜祖宗外,还要祭拜其它神。“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除夕和春节相连,风俗内容有别而相联系。
潮汕除夕习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