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海南定安丧葬习俗

海南定安丧葬习俗

这个时候,是亲人们最悲恸的时刻,因为棺材一盖上,从此便再也看不到死者了,因此,都哭得天昏地暗,鬼神皆泣。按照习俗,死者死后,家人是不能到别人家去的,必须等死者过了“七日”后,方可进别人家的门。“十二繁观”虽然隆重,花费也巨大,一般的人家是做不起的,我自小到现在都没有见村里人做过“十二繁观”。家有仙逝者,亲属身穿孝衣,悲切不绝,吹唢呐、燃放鞭炮、散冥纸、直奔葬地。

普通斋即一般人们所说的“做斋”,共有四个法师(俗称“三父公”),法事时间是一天;豪华斋家乡俗称“十二繁观”,共有十六(?)个法师,法事时间为一个礼拜,礼节繁多,规模宏大,场面隆重,而且在出殡的路上,每走十二步,便停下来做一次“斋”,因此,称为“十二繁观”。


二、出堂

为死者穿戴整齐后,便把尸体抬出正堂(家乡俗称“出教厅”——海南话,海南话一般称“正堂”为“教厅”。



4、盖棺

死者入棺后,亲人们便按辈份、年龄、性别为顺序,排队绕棺为死者敬酒,敬完酒后,便正式盖棺定论了。
净身要用温水,仔仔细细地为死者擦洗全身三遍,完后,为死者穿戴寿衣、寿鞋等。

所以只能托别人去给其他在外的亲人报丧,由于农村大多没装电话,所以,不管路途多遥远,都必须上门去报丧。
只听哀乐声声,催人泪下,令人闻之肝肠寸断,悲恸不已。

7、入土。


定安的丧葬习俗,虽然算不上是繁文褥节,但琐琐碎碎的事情也不少。


五、做斋

为死者超渡亡魂的法事,家乡俗称“做斋”(海南话)。


3、入棺

死者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做斋”的第二天(如果不是做“十二繁观”,那么死者最多只能停尸在家三天时间),大约八点左右,法事继续进行。
守孝期间,七七四十九天内,每七天做一次法事(俗称做七),男人不得剪发,女人不得化妆,不许敲锣打鼓,不许唱歌吹奏乐器,不许外出探亲访友,不得随便出入他人家门,否则会给人家带来厄运,视为不吉利。
定安人信仰祖先崇拜,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升天,会在天上看着一切,因此定安人办丧事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程序极其严谨规范。


1、起斋

2、守夜

在“做斋”的当晚,死者亲人必须通宵达旦为死者哭悼、守夜。
而在这七天内,别人也不想到死者家去,认为会沾染“衰气”。

一、净身

在家乡,人死后,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为死者净身。
“三父公”们除了做法外,还负责为死者“建”纸屋、剪纸衣、做纸鞋、纸帽,还有死者将乘坐升天的大纸鹤等东西。

三、鸣炮

在内地有的地方称为“鸣铳”,死者“出教厅”(出堂)后,便燃放鞭炮,“鸣炮”一是向死者致哀;二是向外人宣布死者逝世的消息。


6、出屋。


临近中午,死者尸体开始入棺,入棺前,“三父公”先用“仙水”为死者净棺,并在棺底四角放四个“符”。
),让死者头朝内脚朝外的躺在辅在“教厅”中央的地上的草席上。

5、过桥。
“做斋”视其规模可分为两个级别:普通斋和豪华斋。

四、报丧

死者一旦逝世,即使是在深夜死亡,也必须即刻托人去向亲人报丧。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