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江西上饶民俗 石人桥灯

江西上饶民俗 石人桥灯

龙尾形似横卧的“s”,饰有鳞片、龙爪,尾翼略翘,舞动时左右摇摆,上下摆动,宛如鲤鱼跳龙门。龙头、龙尾都饰有彩旗,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联语,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为石人桥灯的会期。
标准往往以板数多少、连接起来多长进行讨价还价。每年灯会结束,用过的龙头板要放到祠堂或庙宇里,作为镇村之宝高高搁起,等到次年抬桥灯时再把它放下来。

备灯包括放龙头板和砍龙头竹两个环节。


石人桥灯又称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
板上托着两只小巧玲珑可点蜡烛的花灯,灯上饰有人物、山水、鱼龙、鸟兽等图案。它身上所体现的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活跃的生命力让它备受人们的瞩目和赞誉。千百年来,石人桥灯以其独特的形式、壮观的气势、高超的灯技而闻名于赣东北地区。石人桥灯与道教圣地石人殿同时出现——始于晋,兴于唐,鼎盛于明清,代代相传,久盛不衰,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龙头又有鸭龙和虾龙之分。
上饶县民间灯彩名目繁多,而以石人桥灯最具特色。
整个龙头用竹篾环套叠成正好为100个角的圆球,俗称“百角球”,外饰以72种不同形态的图案花纹,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美观别致。龙身即桥灯,又叫子孙灯,由数百块灯板连接而成。砍龙头竹是由腰捆红布的汉子从山上砍下最老最大的毛竹做龙头竹。

胀灯其实就是用激将法激励人们大闹花灯。
从发起到结束,桥灯要经过胀灯、备灯、扮灯、出灯、车灯、圆灯等六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浓厚的风俗风采。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