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长沙庙会---规模大、影响远的陶公庙会

长沙庙会---规模大、影响远的陶公庙会

长沙自古庙宇林立,香火盛旺,由庙宇产生的大小庙会多不胜数,形成了旧时长沙城乡的民间文化生活。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而春节期间则更是热闹非凡。

旧时长沙城乡的庙会中,陶公庙会是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该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临湘山上。

据《晋书》和《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491年,是当地士民景仰东晋太尉、长沙郡公陶侃的后代陶淡和陶桓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桓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修练于榔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知万事,医百病,求晴得晴,祈雨得雨,能退兵灾,应万事的仙人肉身菩萨。陶公庙正因此而闻名于世。

历史上每次陶公菩萨出巡,都是由官府迎送,其中有4次是由巡抚大人亲自迎送。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长沙大旱,湖南巡抚赵申乔亲赴榔梨陶公庙迎接陶公真身菩萨进城求雨。还真为陶公菩萨碰中了,仪式过后,果真“天忽大雨,水盈尺”。

因此,陶公庙从建庙起,就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和保护。清咸丰皇帝还封陶淡和陶桓为“孚佑真人”和“福佑真人”并下旨将陶公庙祀列入礼部春秋祭祀名单。

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善男信女们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以庆陶公菩萨的寿诞。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

每次庙会,古戏楼上照例是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剧,也有京戏,整天整夜的连演连唱。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采……。

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声,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现在除了以上两个日子,春节时也有大规模的活动。

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

长沙地区除陶公庙会外,还有其它许多庙会。这些庙会与陶公庙会比较,只是在内容和规模上有所不同。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Good-Day.CN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磻閸曨垰鐤柛顭戝枓閺嬪秹鏌涢埄鍐槈闂傚偆鍨辩换婵囩節閸愩劌顫庣紓浣插亾闁告洦鍓﹀▓浠嬫煟閹邦垰鐨哄ù鐘灮缁辨帡骞囬闂存闂佽桨绀佺粔闈涱嚗閸曨剙绶炲璺虹灱閻i箖姊绘担绛嬪殐闁告瑥閰e畷褰掑箮閺傘倗绋忛梺鍝勭▉閸樿偐绮婚鈧弻宥堫檨闁告挾鍠庨锝夊垂椤愩垻绐為梺褰掑亰閸欏酣鍩€椤掍胶鎳囬柡灞剧缁犳盯鏁愰崨顓ф交闁诲酣娼ф惔婊堝箯閿燂拷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