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赏赐红包,则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些他们爱吃、爱玩的东西,虽然手续简化,意思相同,但是不如传统的送个橘子更有意义。至于用什么食物赠给小辈,自然是要选择孩子爱吃并且有吉利意义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选为这种有特殊意义的食品了。
通常,女人到亲戚朋友家里拜年的时候都要准备一些红橘,用篮子提上作为新春的礼物,而所得的回赠礼物也都是这些东西。
在民间,开县人读“橘”与“吉”字音很相近,所以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小辈给长辈拜年时要以叩头作揖,而长辈就用红纸包着钱或拿柑橘赏给小辈。因而,到亲戚家贺年都要带柑子,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橘和贺客带来的互换,以便互尽好意,各得吉祥。
在开县一些地方流传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与中国各地的风俗一样,小辈向长辈拜年是向长辈致敬,长辈自然要犒赏小辈。
人们还习惯地把柑叫大橘,它的谐音又是“大吉”。
重庆开县民间习俗之新春送橘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