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江苏无锡荡口地区四时八节习俗

江苏无锡荡口地区四时八节习俗

孩子可以收到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有的是乘孩子熟睡时藏在枕头底下的,有的是春节向长辈拜年时给的。年糕多为金银之色,用黄糖白糖调色调味,形状有四方形、长条形、元宝形等,象征金银砖、金银条和金银元宝,期盼新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守岁要守候到子时过后,迎来岁首放开门爆竹,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相传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经商致富,被尊为财神。菜肴中必有鱼,“鱼”与“余”谐音,寓“年年有余”之意。早饭要吃年糕和圆子,圆子是青白两色,年糕是黄白两色,切成小方块,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

腊月底蒸年糕很有讲究,先要把磨好的糯米粉兑水加糖和成湿粉,上蒸笼蒸熟,然后取出反复压揉,再做成各种形状的年糕。
“灰”与“晦”谐音,掸灰除尘,既是为了干干净净过节,又冀望除掉旧年的晦气,迎来新年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十二月二十四是送灶日,俗话说:“小孩子巴(盼)年到,老太婆巴谢灶。
蔡云有诗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晚饭后要放关门爆竹,不再出门了,但不能睡觉,得守岁。”年初一不许口出秽言,大人也不能骂小孩,否则将会带来一年的晦气;不能舞刀弄枪,连切菜刀也不能用,要切的东西预先切好,以此冀求全年平安祥和。

过年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节日活动,其习俗也最为讲究。

荡口古镇民间风俗有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个性,其“四时八节”习俗特别讲究寓意,饶有生活情趣。
”相传这天灶神爷要“上天奉好事”,百姓要吃素祭灶神,包素馅团子(俗称“谢灶团”),菜肴也都用豆腐、面筋、素鸡、百叶、腐竹、黑木耳、香菇等做成,很适合信佛吃素的老太太享用。大扫除、掸灰尘等准备工作从腊月中下旬就开始了。

除夕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
出门见人要拱手相贺:“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年初五要接“路头菩萨”,即迎财神。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春节习俗特别讲究。
有许多讲究,饭里要放黄豆、荸荠,黄豆粒粒如金,象征大富大贵;荸荠色红形圆,且“荠”与“齐”谐音,象征齐整团圆、红红火火,此外还寓有财运亨通之意,因为本地喻称获得超乎想像的财富为“掘着一个大荸荠”。”祭祀时都不燃放鞭炮,称之为“闷声大发财”。又传,为纪念明代抗倭义士何五路,所以称“五路财神”,家家供路头菩萨。“蒸”取其蒸蒸直上之意;“糕”与“高”谐音,寓生活节节高之意。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