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江苏常熟“看杨梅,烧莳香”民间习俗

江苏常熟“看杨梅,烧莳香”民间习俗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重修琴川志》已有宝岩栽杨梅的记载。元代《琴川志》、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也记载了常熟看杨梅的盛况。目前为止,观光园已经举办了十届“宝岩杨梅节”,使“到宝岩,看杨梅”的民间习俗重放异彩。现在,宝岩生态观光园成了常熟民间“看杨梅,烧莳香”的地方。此后寺中香火常年不绝。山深跨捷足,树矮笑低头。清代诗人翁春孙在诗作《西山看杨梅》中写到:“一经穿蒙密,鲜红万绿兜。

“文革”期间寺毁。
到宝岩寺烧莳香的人大都是祈求来年丰收。
“看杨梅,烧莳香”是常熟民间一项传统的地方风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临近县市如江阴、沙洲、昆山、吴县等的民众也都争相前来。

由于看杨梅和烧莳香之间的种种渊源联系,以及两者同处宝岩湾,所以常熟民间通常把看杨梅和烧莳香联系起来,或看完杨梅烧莳香,或烧完莳香看杨梅。
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重建宝岩寺列入“宝岩生态观光园”的总体建设规划。堆刺莺难啄,垂球鹊莫偷。人们莳完秧后,习惯上都要去宝岩寺进香。杨梅也在此时被大量种植。携归频饷客,粲粲白瓷瓯。常熟每年“看杨梅,烧莳香”的人数近12万。宋太宗时期希辩再度上京讲授,并被封为“惠明大师”,回寺后大兴土木。

到了民国时期,潭月僧人重新修建宝岩寺。



宝岩湾有个宝岩寺,吴越时期,隐居延福禅院(现宝岩寺)的希辩和尚上京讲演佛法,带回杨梅树种,分给当地农民种植。
由于当时宝岩杨梅极盛,一些香头借进香之际,也组织善男信女到宝岩看杨梅。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