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信阳习俗之宴席习俗

信阳习俗之宴席习俗

鱼头酒不下肚,喝鱼头酒者不在鱼身上动筷,他人不得先行动筷吃鱼。鱼头酒一般为2-3杯,鱼尾酒l-2杯,近年又有“头三尾四背五腹六”之说,意在劝客人多喝几杯。山区上菜程序略有不同。商城是先上3煎炒菜后,第四个必上汤,接着为吊炉点心或甜食,档次不断更换,直到首席客人告退。礼宴讲究丰盈、隆重,往往大操大办。

近年来,宴席的基本结构是“一菜二酒三烟茶”。

信阳宴席分为家宴、客宴、礼宴。

家宴通常是节日时家庭成员聚会之宴。
此外,主人和辈份低的要给客人、长辈敬酒。为让客人多喝酒,上整鱼时将鱼头对着首位的客人,此人必须喝鱼头酒,鱼尾所指的人则要陪喝鱼尾酒。

家宴比较实在、简单,量力而行。客宴不小气失礼。
人席次序按尊卑、亲疏、主陪、贵稀之分安排。新县等地喜事以近亲为先,远亲次之;丧事以朋友为重,以远就近。冷盘食去一半左右使上大菜一一整鸡、整鸭、整鱼等。上大菜时,须鸡不上头,鸭不上尾,鱼不献脊,以示尊敬;稍后是甜汤和羊肉、牛肉、狗肉等热汤。

客宴通常集中在农历正月期间,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请客以及托人办事请客。

礼宴即逢婚、丧、祝寿、上房等大事时举行。
最后的压桌菜是4太碗,两道点心,客人一般不吃,点心由席二爷分装成包,席散后客人每人1包,称“带包”.东南山区还有“一家来客全村亲”的习俗,一家来客,村里其他人家或送一碗菜,或提一壶酒,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新县山区富裕人家摆宴喜用暖锅,先摆10个左右冷盘,再陆续上10个暖锅,炖鸡、肉等,凡上等菜均上双份。旧时信阳人隔月不接客(丧事例外)。请客由主人亲自登门,富裕人家通常要下请帖、请柬,求人办事的请客多托人代请,不能表明请意就须绕圈子,如套同学关系、拉老乡等。入席时彼此谦让一番,随后坐在安排好的席位上,不可越位,否则会贻笑大方。

上菜程序是先上冷盘,荤、素各半,有卤制熟肉、松花蛋、蔬菜、瓜果等,咸、甜、酸均有。
如果是圆桌,只前席对门即可,其他座位不很严格。商城县一些地方,客坐两面,面门正座不坐人。宴席的常制是8人一桌,老人、辈份高、地位高、稀客、贵客居上席。以客厅门和桌缝确定上下席位,上席面门不对缝,两旁为陪席,先右后左分尊卑,末席处留一个“席口”上菜。

摆宴最讲究客人“酒要喝好”,有“怪酒不怪菜”之说,若不喝醉几个客人就觉得不尽人意,为此想方设法敬酒,更多的是行酒令。旧时的文人士绅常行雅令,现在流行通令,最通用的是划拳。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